谁,于是他果断将最后一份考卷单独抽了出来。
果不其然,最后一份考卷正是夏哭夜的。
墨九卿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了夏哭夜的答卷,看到最后,墨九卿笑了。
他这次出的题仍旧是民生问题,而夏哭夜围绕着这个问题一点点铺开,在一份小小的答卷上给他们绘制了一个无人敢想的未来。
按照那些人的思想来看,夏哭夜的答卷的确是过于浮夸,不切实际了。
“那些人说的文章浮夸,想法太过天马行空在何处?”
范全正色,“此考生在文中写到要想富先修路,还有什么先富带动后富,让大夏朝的经济运转起来,要提升大夏朝的商人地位,甚至其中还写了一种名为水泥的东西,这东西咱们尚且见都没见过,所以几位大臣便觉得他只是在臆想罢了。”
墨九卿摇摇头,“你们不曾见过,但朕见过,他这答卷上所说的事,青州府正在一一施行。”
范全想起了一年前墨九卿因为青州府一事大发雷霆一事,他顿时恍然大悟。
说话间墨九卿也看完了十份考卷,看完考卷,他心中也有了考量,“好了,第一名就定夏哭夜吧,朕看他不仅是今科会元,还是青州府解元,这状元郎也给他吧。这几年大夏朝沉寂太久了,正好多点喜事活跃一下,也让大顺大武好好看看咱们大夏朝并非无人。”
“皇上说的是,三元及第,咱们大夏朝至今为止只有太祖皇帝在世时出过一个。”范全笑道。
墨九卿心情也极好,之后他又挑选出榜眼跟探花。
历朝历代的探花郎都是要长得好看的,本来以夏哭夜的姿色,就算他不是状元,那探花也非他莫属。
但人家偏偏要靠实力取胜。
“这榜眼……”墨九卿在两张考卷上徘徊不定,“范全,这许淳,朕记得没错的话,他好像是当年大理寺少卿之子?”
“皇上并未记错。”范全都有些佩服皇上了,当年许家出事,皇上也被先帝关在宫中,按理来说对外面的事应该不知晓才是。
但没想到皇上竟连一个流放官员儿子的名字都记得。
墨九卿想了会,然后把许淳的考卷放到了一边,喃喃道:“往事已矣,朕记得大理寺那边还缺一个评事。”
范全瞬间懂墨九卿的意思了。
最终榜眼落到了一个名叫张权的人头上。
“至于这探花……”墨九卿一时间有些为难了。
这探花郎不仅要文采好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