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,按照辈分,可不就是墨九卿的表弟么。
夏哭夜又想起了自己和陆鸣第一次在聚仙楼遇到墨九卿时的场景,当时墨九卿一副被打劫的模样。
那时候不正好是新帝领兵出征,大败大和朝的时期么。
所以当时新帝应该是脱离了队伍,来到了青山县。
大殿之下的一举一动都在墨九卿的注视下,夏哭夜忽然抬头看他,自然也逃不过他的眼睛。
不过,对于夏哭夜的“冒犯”,墨九卿没有任何反应,他看了一眼夏哭夜就继续他的长篇大论了。
冗长的话语结束,墨九卿大手一挥直接开考。
殿试不比会试,能走到这一步的学子,都是有真材实料的。
而殿试上的考试也不像会试那般复杂,就只有一道策问题。
殿试只一天,日暮交卷,经受卷、掌卷、弥封等官收存。
等到阅卷日,分交读卷官八人,每人一桌,轮流传阅。
阅卷跟县试乡试会试一样,读卷官轮流传阅各加圈圈,三角等五种记号,得圈最多的考卷则为佳卷。
而所有卷中,得圈最多的十张考卷会进呈给皇帝,由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
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,又称三鼎甲。
二甲若干人,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,称进士出身,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。
三甲若干人,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。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。
夏哭夜抛开了一切思绪,仔细答题。
日暮,夏哭夜等人交了卷,在范全的带领下离开宣乘殿。
殿试放榜在三月三,这天是稚儿的三岁生辰。
转眼夏哭夜都要给稚儿过第二个生辰了,但这次很不巧,稚儿的生辰恰好遇到了夏哭夜殿试放榜。
殿试放榜跟会试放榜不一样,因为殿试放榜要唱名,他必须到场。
放榜前一日,范全将这次的前十名考卷进呈给了墨九卿。
“范卿阅卷时有人搞事吗?”墨九卿翻看考卷时问了范全一句。
范全摇头,“没有,这些时日他们都挺安分的,估计是还没从盛家一事缓过神来。”
墨九卿笑了笑,“还算他们识时务,不然朕不介意再抄两个人。”
反正现在他在这些大臣眼中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暴君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就算再抄两个人,他们也只能认着。
范全也笑了,“皇上英明神武,他们不敢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