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,校尉官职,问题不大。
但是楚国的将军,校尉,却得到了实权,统领着汉朝的军队。
这和造反又有什么区别?袁术当年称帝不也是这样?
但士颂既然问了,而且眼神这么的热切,只怕是不论如何,士颂的心里,已经确定要这么干了,毕竟相处了这么长时间,大家也都知道,眼前这个高举儒家旗帜的士颂,他的眼里,大汉天子只怕什么都不是,一个五铢钱都不值。
眼前这小子,对大汉朝皇权,没有丝毫的敬畏心。
只不过是有耐心的士颂,没有傻到现在跑去称王称帝而已。
最后,还是贾诩说道:“不如就和文官一般,既领着楚侯府的官职,也同时担任大汉朝廷委任的官职。”
“果然只能如此吗?”其实这个办法,士颂也想到过,只是心中有少许不甘心,所以才会找他们询问,想要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,可惜,现在这个情况来看,还真就没有。
见士颂稍有失落,法正进言说道:“主公可在楚侯府分封的将军官职之中,和汉朝官职分封一些不一样的将军称号。”
“而后,在楚军之中,让大家以楚侯府的将军官职来互称,并以此为上下级统帅。时间长了,潜移默化之下,大家自然会默认楚侯府的军职,才是正规军职,汉庭军职,不过虚衔罢了。”
“好一招李代桃僵。”徐庶忍不住称赞起来。
说起来,眼前四人里面,徐庶和法正都和士颂一样,对所谓的大汉朝廷没什么感觉的人。
所以对于法正的主意,徐庶甚至还进行了补充和完善,让士颂把军职中的武散官官职,和汉朝军职联系起来。让人们潜意识认为,这汉朝军职,都只是荣誉性质的官职而已。
最后,刘巴这位心中多少对汉朝朝廷还有些情谊的老者,还是劝了劝士颂,要徐徐图之,不可急切之间突然转换,反而不利于军队整编,这才劝住士颂大刀阔斧的改革军队中将领的官职。
于是,士颂设立了楚国大都督一职,由自己亲自担任。
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,自己手下的将才不少,但是帅才,就只有一个还没有成长起来的陆逊了。
另外,以黄忠为安东将军,甘宁为安西将军,太史慈为安南将军,徐晃为安北将军。
让这四人成为了自己麾下的重号将军。
另外,又依法正的意思,别具心裁的推出了楚侯七星将军,定位则是在重号将军之下,杂号将军之上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