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有应对的话语了。“将军守宛城,北面向来无事,徐公明守荆州,将军则可谓是守在荆州的第一线。我麾下勇猛之士不少,真能算得上统帅良将者有几人,将军自知。此刀赠给将军之深意,将军想来应该明白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文聘略一思索,便明白了士颂的意思。
士颂麾下名将,大多都是武艺超群之人,但这些人严格意义上来说,不过是一个临阵斩将夺旗之人,真正意义上统领军队,排兵布阵,筹谋战局大略的将军,士颂麾下还真没有几个。
除了徐晃和自己,也就只有折损在益州的魏延,算得上一个。
其余的人里面,有统帅型良将资质,包括刚刚获得武定刀的霍峻,都是年轻一辈。
士颂给自己武定刀,是想要传递一个信号,那就是士颂渴望能招募更多的统帅良将。
“如此,文聘愧领了。”文聘没有继续扭捏,大方地接下此刀,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处。
而士颂,则是又拿出一把刀,说道:“这第十把刀所赠之人,行伍严整,忠而勤强,居城困敌,奋身破军!文向与我同岁,智统良将也。”
士颂军中,年轻一辈的武将里,被士颂寄以厚望的,除了已经有一定功勋的霍峻之外,便是徐盛了。
徐盛这人,在士颂看来,允文允武,不仅仅有统帅之潜力,而且武艺不弱,弓术也小有火候,又和士颂同年,在军中年轻武将里面,颇有人望。
士颂的眼里,徐盛的身上,似乎有着自己的影子。
若是自己也只是一员普通的战将,或许便是徐盛这样的武将吧。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但也能算是面面俱到,以后多一些历练,多一些沉淀后,必然也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良将。
“文向,快来!”见徐盛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,士颂再次挥手,把徐盛叫到了高台上来。
和前面两人一样,徐盛也连忙说道:“主公,徐盛投效以来,承蒙主公厚恩,屡次给与重任,但徐盛自知,现有功绩,绝对是配不上这武定刀的啊。”
“文向你和我同岁,平日练兵,井井有条;战场之上,进退有度,我和军中诸位大将讨论过,君之才,隐隐间已有大将风采。今日赠刀,我再次明言,不仅仅是赠过去之功绩,也赠未来之期望。”
士颂一边说着,把武定刀递了过去:“此刀,赠的便是未来,是给军中年轻一辈武将们的表率,也希望你徐盛,能带个好头,不辜负此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