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来看,从荆州这边出兵去攻庐江,可是比从江东出兵,要方便得多。
为了这一次能占得先机,士颂不但把在汉中地区驻防的军队,甚至还有黑塌的板蛮营都调回了荆州。
只不过这些人赶回来,却不是去参加攻略庐江郡的战斗,而是为了换防驻守在宛城的军队。
这一次的主力,是臧洪为主的文定军麾下,新成立的侧戎营两万人。
侧戎营中,除了主将臧洪外,便只有丁奉、邹佗、钱铜几人,其中除了丁奉这个东吴后期的大将,另外两个不过是交州地区的流寇而已。
士颂为了保险,士颂特地把文定军中郎将徐晃也给调了过来,让徐晃带着他的本部三千人马,一起加入到这次的突袭行动中。
此外,奋武军太史慈部,和水军冯习部为接应部队,随时听候调用。
谋定而动,方能占尽先机。
局势的发展,比士颂预料中的还要顺利。
士颂的部队,从江夏郡鄂县出发,沿长江而下,刘勋这边重兵把守的“重镇”寻阳城,不战而降。
在诸多早就有心投靠士颂的“带路党”的引导下,士颂一路上,基本就没有开战的机会。
刘勋骤然间聚集的部队,面对士颂的军队,可谓是望风而降。
短短十天,刘勋军前后就有三万多人投降,刘勋放在庐江郡西侧的军队,就没有和荆州军战斗哪怕一场,便几乎“全军覆灭”。
最后,投降的人数,比士颂带来出的军队还要多。
这么多投降的部队,还是江夏郡的太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