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着,看向了自己的两个谋士,孙乾和温恢。
孙乾作为刘备军的老臣,深得关羽信任,淮南政务军资,多由孙乾打理。
另外一位温恢,则是曹魏降臣。
这人历史上,是曹魏在淮南和东吴对峙的刺史,甚至被曹操任命为扬州刺史。
还特地传令张辽,乐进等合肥守将,介绍温恢,说他是一个通晓军事的人,要张辽他们遇到事情时,多和温恢商议一二。
这样的人,如今,正是关羽身边的谋主。
其实温恢对于如今的局势,也有自己的想法。
在他看来,关羽做出这样的高姿态,虽然不是不行,但没有必要。
至于西陵城,其实也不用攻下,只需要围住即可。
后面攻克夏口,兵进江陵,威胁楚国腹地,但又悬而不攻,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既能帮助北面诸葛亮,去和士颂讨价还价,他们这边也没有真的大动干戈。
正当他准备把自己的战略安排说出来时。
原合肥太守刘馥之子刘靖,忽然站了出来。
他对关羽拱手道:“禀告君侯,此来江夏,沿路不少百姓,忠于大汉,已经和我暗中联络许久。”
“其中,江夏本地豪族陈家,早就不满士颂的盘剥,想要迎接陛下军队,继续以大汉之法,治理江夏。”
“若是君侯愿意,我们可联络陈家,先安排人在夏口港那边造出叛乱,焚烧港口之事。西陵城内守军见状,必定去援。”
“慌乱之中,陈家子弟可在城内,打开城门,迎接我等入城。”
“如此一来,我军便可趁势拿下西陵。”
不得不说,这些地方豪族之间,盘根错节,多有联系。
即便是远在江夏,和淮南地区的刘靖,也能早有默契,并互相认识。
关羽对此,倒是有些意外。“噢?江夏陈家,难得在楚国境内,还有个忠于大汉的家族。”
“不知这事,需要多长时间准备?可需要我这边做些什么?”
刘靖低头算了算,说道:“三五日即可,只是那时,为了调虎离山逼真一些,可让水军逼近夏口水寨,做出呼应之势。”
关羽立刻传令道:“给习宏,殷观二位将军传令,让他们率领水军,做好配合。”
三日之后,半夜时分。
楚国的夏口港方向,忽然燃起大火。
江面上,季汉水军在习宏,殷观二将的率领下,敲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