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为汉贼”的人,变成了他诸葛亮。
诸葛亮对于士颂的狡辩,根本不在意,面容上,依旧风轻云淡。
“楚王看来是受到了奸佞迷惑,误会于我了。”
“如今楚国,西起丝路,东连吴会。历尽南海,北抵大漠。疆域之广大,天下各路诸侯,何人可及。”
“然,花团锦簇之下,必有烈火烹油之危。西域,南疆,还有大漠,楚王仅以武力压服,而不施仁德。日后,必有大乱。”
“亮,不过是让楚王认识到危机罢了。”
“至于曹魏东吴,也是提醒楚王,这中原大地上,楚国还有两大劲敌,楚王切莫掉以轻心。今日我劝楚王退兵,也是为楚国打算。”
士颂被气笑了,诸葛亮把这个标准的“说客”言语,居然用到了自己的头上。
“你若是真为我楚国打算,不如你直接到我楚国效力,我来帮季汉,灭了曹魏即可。”
诸葛亮却语气转肃,目光如电。
“楚王,今日这两军阵前,我也不与你戏言。”
“来此之前,我已让云长自淮南,提精兵十万,战船千艘,逆江而上,水路并进,直扑江夏!”
“黄汉升纵然勇冠三军,然春秋已高,以汉升暮年之躯,拒云长当世之锐。江夏能守几何?荆州腹地,又能安枕否?”
而后,诸葛亮从四轮车上站起,回身用扇子指着虎牢关,说道。
“此虎牢雄关之中,还有我季汉雄兵三十万,将士用命,坚若磐石。楚王若是不惜代价,以命向填,纵然夺走此关隘,又要付出多少将士性命?又需花费多少时日?”
“那时,若是云长先占荆北,率军走鲁阳,自南面来援,我季汉四十万雄兵,内外夹击,楚王大军,只怕匹马难返!”
见士颂眼中,略有触动,诸葛亮语气复归平和,带着一丝推心置腹的恳切。
“楚王从前,也有仁德之名。这次出兵,怕是中了曹魏东吴之谋划。亮不才,代吾主提议:楚王若肯罢兵,退出洛阳,吾主即刻下令云长,止步于淮南,绝不踏入荆州半步!就连函谷关,依旧交给楚国驻军,你我两家,就此罢兵。如何?”
“大王,此乃诸葛亮缓兵之计!切勿上当!”
士颂身后,贾诩难得着急,没有办法,诸葛亮的言语,太有蛊惑性。而他也明白自家主公,很是看重诸葛亮,他担心士颂真就被诸葛亮说动了。
“我荆州之地,精锐甲士,何止十万!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