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廊,历史上有塞上江南的称呼,原本就是汉朝远征西域的补给站。
如今有了土豆和玉米,它的补给作用会更加强大。
“粉条不错,能不能尝试用来当军粮。”
刘彻也是酸辣粉爱好者,每隔两日就要吃上一顿。知道粉条不仅运输方便,而且耐储存。
“陛下,粉条吃起来麻烦,而且必须要生火才行,容易暴露目标。相对于现有军粮,粉条的成本更高,不太适合大规模使用。”
其实刘彻也明白这些,只是他以为科学院可能会有办法。
到时候大军出征,将士们嗦上一口热气腾腾的酸辣粉,战力还不当时就爆表。
“你没有办法么?”
陆鸣不知道说什么好,刘小猪不是拿他当心腹大臣,简直是在拿他当许愿机用,可惜臣做不到啊。
“陛下,粉条的特性如此,我也没办法。”
好吧,刘彻有点遗憾,万千将士出征时一起嗦粉的场景是无法实现了。
“桑弘羊昨天来报,关中地区今年又是个好年景,三种新粮食的产量都很高,占城稻也要开始推广了。”
手中有粮,心里不慌。
家底方面,刘彻有种要回到即位之初时的样子,粮食多到吃不完,串钱的绳子都要腐烂了。
“现在的大汉,比之文景二帝时期如何?”
刘彻很骄傲,他的大汉比文景二帝时期都要强大,富庶方面甚至也比那时候要强,但是他想听陆鸣说说。
或者说,他想听的是,后世对于文景之治一些比较权威的看法。
“论功绩,陛下远胜文景二帝,即便没有我的到来也是如此。名传千古的文景之治,在历代文人眼中是盛世,可终究没什么可称赞的,二帝皆为守成之君,陛下才是雄才大略。
即便是最为人称道的轻徭薄赋,获利最大的也是地主阶级。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,就是从文景二帝时期开始的。”
刘彻有点不好意思,“这个评价权威么?”
陆鸣点头,权威,必须权威,这是他和很多人心目中,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所做的评价,怎么会不权威。
“等所有高产粮食推广完成,再完成摊丁入亩,朕会毫不谦虚的收下这个评价。”
陆鸣没说话,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皇帝同时完成过这么多事情,谁要是能完成,千古一帝还会有争议么?
“陛下,辽东郡传来奏报。”大殿外忽然响起通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