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出很多不适合做高级研究的人。
\n
到了大学阶段就更不一样了,光靠刷题,已经无法支撑学好这门学科。甚至夸张到,课本上的例题,老师在上面再三讲解,都可能听不懂的程度,原因就是抽象。
\n
数学不探讨现实中可见的现象,它可以在理论框架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发挥。
\n
高维在物理世界里难以想象,高维在数学世界比比皆是,甚至是不可或缺的。就好像在n维欧几里得空间,数学家们可以讨论任意维度的空间,并研究其几何特性。
\n
恰好人最难想象的就是没有见到过的东西,但总有人天赋异禀,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去做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事情,就比如庞家莱对高维流形的探索,依然被近乎完美的证明。
\n
但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去参加imo?他去参加imo有个屁的意义啊?
\n
袁正心开口解释道:“嗯,我也这么想,这的确会带给很多人困扰。尤其是他去参加imo的时候,也许在ann. math上的文章已经发表了。这让他甚至有资格坐在评委席。
\n
但乔喻说这是他答应母校的,所以必须做到。我觉得不能否决一个孩子对母校的承诺坚持,否则的话以后该怎么跟他讨论关于守信跟感恩的概念?”
\n
潘敬元张了张嘴,没说出什么。
\n
这个理由的确很无敌。
\n
单纯从数学的角度说,乔喻真没必要参加imo了。
\n
一篇能上ann. math的论文,让他就算做这次带队参加imo的领队,都绰绰有余。
\n
华清这么多数学教授,都不敢保证每年都能有独立研究成果登上种等级的数学杂志。更别提乔喻这个成果还可以说是个很重大的成果。
\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1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