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做完这一切,几人这才松了口气,下了绝壁,继续沿着山路拾阶而上。
\n
一路上。
\n
类似于求真洞的山洞随处可见。
\n
也有结庐而居者。
\n
只不过,大都关门闭户,甚至特地在门外挂了块木牌,写着诸如‘谢绝见客,万望海涵’一类的话。
\n
几人哪好敲门打扰人家清修。
\n
当然也不是所有隐士都躲在洞府、草庐中避不见客,盘踞山头崖顶,打坐入定,亦或者在山中林下,采茶种花。
\n
甚至还有相熟的的老友,三三两两,结伴游走在山间赏景吟诗。
\n
见到几人,还会打声招呼。
\n
他们大都身穿麻衣,长袍、道服,留长发、挽道髻,神态出尘,以道友相称。
\n
本以为山中隐士皆是如此。
\n
直到他们过了半山腰,见到个身穿袈裟的老僧,在石桥上念经打坐,这才知道,隐居太乙山者,除却道人,僧众同样不在少数。
\n
“陈兄,越往高处,这灵气似乎……愈发浓重啊。”
\n
过石桥,入喇嘛洞,与那位法师闲坐片刻,讨了碗茶水,辞别后,一行人继续登山而上。
\n
直到过岱山顶。
\n
感受着四周云海,以及天地间流淌的灵气,鹧鸪哨忍不住压低声音叹道。
\n
太乙山不愧是天下第三洞天。
\n
除却当日昆仑山祖龙顶,几乎是他见过灵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1页 / 共1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