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说,大明的东西,在欧洲已经和“高级”“面子”绑定在了一起,又有哪个贵族愿意丢下面子,去遵循那些单薄无趣的法令?
\n
不过倒也有些影响……因为官方层面的禁绝,欧洲已经,开始出现了海盗来抢劫大明商人的货船。甚至有些海盗还明显有着某国的官方背景。
\n
老朱所说的“由头”,也多是指为这些被袭击的大明商人讨还公道。
\n
有了大体的方向之后,老朱便着人将这边的事,以锦衣密报的形式,发往应天给朱标过目,一是让朱标那边做好准备,迎接可能到来的苏丹三国使臣,二是如何保障胜率,还需要朝中的大臣们好生商议规划。
\n
朱棣的军队身处草原,资源毕竟匮乏,如何支援朱棣的军队,支援些什么物资,支援多少,这都是朝廷需要商讨的问题。
\n
自不可能只让朱棣带着草原军队出动,大明定然也是要遣军同往的,而且草原上其实还未完全稳定,燕王率军西征之后,西部草原如何稳定,也是朝廷需要纳入考虑的议题。
\n
朱标对此极为重视,若中亚地区的租界殖民地遭损,而今,正是大明朝廷的新老交替之时,如若中亚遭遇威胁,大明的开疆拓土之策必然遭损。而今开拓之策已经是大明的国策,朱标自不能等闲视之。
\n
虽然暂时还没办法将这个推断告知所有人,但朱标也集合了少数心腹,商讨如何出兵中亚甚至欧洲,才更加稳妥的话题。
\n
而后,在数个月后,三大苏丹国前来大明求援的使者,终于踏上了大明的国土。
\n
(本章完)\n
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