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科学借着“格物”的名头,正在不断的发扬光大,而作为所谓新学创始者的朱肃本人,其实也更加重视客观真理的科学,开启民智,其实也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科学人才,而不是新学儒者。
\n
宋濂对此表示十分的忧虑,故而,才会对开启民智一事,有所疑虑和抗拒。
\n
直到汇同老朱的车队来到了西安,看到了“格物”带给西安百姓的莫大变化,看到了那些工人们因为生产力的壮大而安居乐业,老人家才坚定了以自己的一生名望,襄助朱肃开启民智的决心。
\n
对于其中的隐患,老人家自然也是尽心竭力的,想要以自己的学术来将之弥补。
\n
他与朱肃讨论多日,二人虽然讨论出了一个大体框架,但却是,还未曾向老朱禀明。
\n
“哦?”老朱的身子微微向前倾了倾。“你且说给咱听听。”
\n
“你准备,给咱大明的皇帝,安上一个怎样的道统?”
\n
“嗯……”朱肃道。“比起董仲舒所谓的‘君权天授’,‘天命所归’。”
\n
“儿臣觉得,‘天心民意’,或许更为妥当……父皇您以为如何?”
\n
“天心民意?”老朱的瞳孔微微一动,眉毛已是皱起,显现出威严的模样。“你说仔细一些。”
\n
“也就是……”朱肃看着老朱的模样,有些忐忑,“也就是,天子承天之命,呵护百姓,掌理天下;臣子奉皇命而牧民,百姓虽然供奉天子百官,却并非予取予求的鱼肉,天心民心,天意民意。”
\n
“天子有的,不是上天赐予的权力,而是土地的分配之权,对天下人的管理之权。臣子也不是天子的家臣,而是天子从亿兆黎庶当中,挑出来的贤良之人,德才兼备之士,协助天子,分好土地,管理好天下,维护好纲纪,保护万民,做好公器……天子承天之命,顺应民心,官吏受吾皇圣命,看护万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