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国子监在这方面有些死板。不管你住不住在学校,反正每个人都是有监舍的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房间,这是国子监的规矩。
\n
原则上虽然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住校,但实际上“原则之外”的情况其实非常多。只要有家长的书面认可,在外面住也可以。
\n
【某种程度上这像是你们这个朝廷的写照。虽然很多地方的规矩都很陈旧,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通。保守的时候特别保守,开放的时候又觉得开放过了头。】
\n
“嗯就像是辽东都司归山东行省管吧。洪武永乐年开始就这样了。”
\n
虽然现在的辽东和当年辽东完全不是一个体量——当年的辽东只是一个府的规模,现在的辽东有几百万平方公里,但还是这么管。这在过去其实是个历史遗留问题,因为开国时山海关之外的辽西走廊还没有完全平定,生命线被北元压缩得只有十几公里宽,辽东府形同飞地。这种时候,走水路比陆路要方便不少。
\n
后来对此的记载是“国家建制之初,以之辽东隶山东者,止以海道耳。”。
\n
这后来其实可以改,但一直都没有改。北元平定之前,辽东方面就设置了分支行政机构,实际上不需要事事都渡海,平定北元之后就没急着改。后来又到了可以改的时候,但行省开始虚化,巡抚开始实化,山东和辽东归入两个不同的巡抚区,也就没必要改了。
\n
然后就是现在。主要是“永庆中兴”时进行过一次讨论,最后还是决定不改,但理由尤其令人迷惑。当时讨论的部分,其实不只是辽东,而是要不要在两京一十三省之外再增设行省。
\n
最后的结果是不增。书面上解释:历史、文学,和法律上而言,既有的文字资料中存在大量的“两京一十三省”这样的表述。如果增加到两京二十三省、三十三省这样的表述,就和既有的历史文献出现了表述上的差异,不利于保持历史的连贯性——尤其是文学创作上的连贯性。
\n
说人话就是两京一十三省听着顺耳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