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了合同。”
\n
“整个签合同的过程也非常有趣,林完全不懂芯片设计,当时还在台积电的梁博士,一个月飞美国五六次,就是全程指导整个合同的签署,帮忙他审核无数的条款。”
\n
“梁博士,我希望你拿到了足够的咨询费,准确说希望这个咨询费足够支付你的机票钱。”
\n
此时已经是三星半导体首席技术官的梁博士坐在下面,无奈地耸了耸肩膀。
\n
“两年后,也就是2007年,苹果的第一代iphone面世,在欧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,当年卖了670万台!”
\n
“你们或许不知道,按照林的计划,量子手机要和第一代iphone几乎同时发布的,然而,在那个时候我们的芯片设计还没有完成,还没有进行流片。”
\n
“第一代iphone发布整整半年后,我们才开始流片。”
\n
“而那个时候,全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商,45纳米的制程工艺,才刚刚走出实验室,才开始真正一点点成熟。”
\n
“全世界所有主流硬件商,没有一家去迎接45纳米制程,一家都没有。苹果,英特尔,英伟达,amd等等等,一家都没有。”
\n
“只有我们像是唐吉可德一样,莽撞地冲上了上去。”
\n
“正常情况下,流片的成功率是30%以上,而我们一次,两次,三次,四次,五次,六次……”
\n
“流片一次次失败。”
\n
“不仅德州仪器绝望了,x研究院也绝望了。”
\n
“你们不知道一次流片的成本有多高,因为这是全新制程工艺,每一次流片成本超过正常流片的两倍以上。”
\n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2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