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\n
第366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
\n
李定国在衡州阵斩尼堪,岑丹初在雩都逼死陈泰,中南战场上出现了两次抗清的小高潮。
\n
诡异的是,赤军、大西军并未奋起追击,清军亦未大肆反扑,湖广、江西两省战场一度偃旗息鼓。
\n
屯齐屯驻衡州,密切关切着大西军的动向。他这支清军整体实力不如鳌拜的,但战损率较低。由于孙、李内讧,李定国并未扩大战果。湖广清军只损失了千余先锋,主力并未受损,士卒愿为尼堪报仇,军心可用。
\n
大西军已经分裂,无可挽回。孙可望调兵谴将,集中精锐屯驻庆远,意图进攻屯齐。但他隐忍不发,送密信给岑丹初,请赤军进攻南昌。
\n
孙可望的意图显而易见。赤军北攻南昌,江西清军势必拼死防守。有岑丹初拖住鳌拜,孙可望进攻屯齐更有把握。若弄得好,孙可望可以先打败屯齐,再趁岑丹初、鳌拜两败俱伤,顺江再取湖北、江西。
\n
李定国受到孙可望的威胁,只得撤离永州,引兵屯驻郴州。他观望不前,看样子是想与赤军结盟。麾下原本有五万兵马,已有两万多逃归孙可望,剩下两万多兵马,进攻清军则不足,屯守郴州又多余。郴州地瘠民贫,粮产不丰。李定国没有稳定的地盘,粮草压力很大。
\n
屯齐窥知孙、李内讧,也就有了信心与大西军决战。
\n
上计,是先弱后强,南下郴州,先打败李定国,再威胁赤军侧背,解救赣州清军。若是足够大胆,拿下郴州后可以走山间绝道翻越五岭,攻入广东,赣州之围自解。
\n
不过,这条计策太过冒险。一旦实施,孙可望很可能会领兵抄袭屯齐后路。
\n
下计,则是进取庆远,与孙可望决战。这势必会拖延时间,加重赣州危局。但也没什么,屯齐的任务是确保湖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