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王兴亦叹道:“吾初入赣,始知千古节义,多出江西。当夏榆林王反正归明,江西士大夫多响应,株连殆尽。赣州一府,义师立砦死守者尚有数十处,乡村百姓强半蓄发,缙绅先生间有存者,皆隐匿山林,不见当道,文士有知名者不出应试。由此可知,赣人思明。国主领兵北伐,乃膺天道也。”
\n
这话倒也引起了丹初的注意。江西富庶,文教发达。明朝官场上有句话,叫做“翰林多吉水(吉安府吉水县),朝士半江西”。从洪武至崇祯,明朝共产生53位首辅,江西有10位,居全国之最,其中有解缙、杨士奇、夏言这样的名臣,也有严嵩这样的奸臣。
\n
此次北伐江西,歼灭清军、拓展地盘是首要的,若能笼络江西文士,壮大赤军人才队伍,自然再好不过。
\n
“前些日子,有四兄弟前来投军,皆姓王。”王兴神秘兮兮地问道:“国主可知,是哪四兄弟?”
\n
王兴资历老,功劳大,丹初不以为忤,说道:“且听卿言。”
\n
“王贻尚、王贻统、王贻栋,乃新建伯王业泰的嫡子。还有一个王贻愽,是新建伯弟弟王业耀的儿子。”
\n
新建伯?丹初想起来了,第一代新建伯可是大名鼎鼎的王阳明。晚明之前,文官以军官封爵者只有三人,且都姓王,即王骥、王越、王阳明。
\n
明朝只有公、侯、伯三等爵位,且不降封,因而含金量极高。当然,南明爵位泛滥,早就不值钱了。
\n
上一任新建伯王先通,在李自成攻陷京师后殉节。王业泰返回余姚老家守制,受弘光帝敕封,袭新建伯。弘光灭亡后,王业泰在浙江组织义师,兵败被杀。
\n
“王家四兄弟王贻尚居长,二十岁,年幼者王贻栋,十三岁,皆文秀严毅,顾盼伟然。自宁波四明山寨被破,浙东义师溃散,四兄弟无所依傍,辗转来到江西,欲投赤军效力。”赤军倡导心学,有王阳明后人加入赤军,无疑更能号召心学信徒。
\n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