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以部队的名义,每年冬天都要分发免费的汤药。
学生们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的,也给药。
家里大人过去看的时候,还特意交代了让穿军装……
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波动,最终的结果还是好的,稳定了下来。
他们吃肉,别人喝汤。
今年要毕业的孩子们不少有想法的。
“今年啥时候报名啊?”
“今年还招人不?”
“你们自己去跟婶说啊,早点去。”
“对啊,婶暑假不在家属院是吧?”
……
这两年,竹子都是被推着走的,不是她主动找人扩大规模。
是家属院的孩子们想加入,家长找过来。
这些孩子都是她看着长大的,都是被淘汰下来的,真要找出路也有。
但绝对没有跟着她干,挣得多,除非自己干。
年纪轻轻要是自己干,得闯得交学费,也不好弄。
跟着她,家属院的孩子们一块搞,家里是真不担心。
社会上挺乱,家属院的环境还是相对单纯,他们更怕孩子们出去,被骗做坏事。
其实每年到这个节点,部队都会出面问问。
朱竹这边是真不好拒绝,打着她的名义,她连动嘴都不用了,老人带新人就能干。
·
这年的暑假,竹子照旧是来省城了。
孩子们当然也跟着过来。
还有一件大事,就是杨涛退了下来,全家搬到了省城。
这几年姜山在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,杨涛也有了想法。
人这一生,怎么过也是过。
结合家里的实际情况,终于在这一年告别了大半辈子的军旅生涯。
东福村他们的院子也建好了,八间房,够住的了。
杨涛过上了退休生活,哄着俩娃,看看书下下棋。
杨云也跟俩人聊起过,家里大事上她是听老杨的。
“老杨说,家里要收着点,那个意思就是太盛了也不好。”
杨家走到现在这一步,也是没想到的。
家里的小辈养在自己跟前,杨涛更放心一点。
大儿子还提出想回来跟着家里干,被他们拒绝了。
女婿也有这个意思,说过来跟着他们一起生活,也没让。
家里的大头收益这块,杨云基本上啥也不管了,也不干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