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个供应商和采购员的脸色。他知道,像张牛山这样被逼得铤而走险的养殖户,并不是少数。
他拍了拍张牛山的肩膀,语气坚定:“老张,咱们还得做长远打算,这种旁门左道不能依赖。我打算再找个机会,把这事跟其他养殖户说说,咱们得另谋出路,靠正当手段提高奶质。”
张牛山沉默了片刻,却忽然摇了摇头说:“老杨,你的想法是对的,但是在榴石县这里,我们的原奶不供应给山青乳制品,又可以供应哪家厂子?”
“对方可是在我们这里一家独大的乳制品厂,你又不是不知道原奶存储时间短和条件苛刻。”
杨西林原本还想说可以寻找榴石县外的乳制品厂子,没想到后面张牛山的话也一下子打消了杨西林的念头。
杨西林默默地盯着那一罐“加了料”的原奶,心里翻江倒海。原本,他选择在榴石县投资兴建自己的养殖场,就是因为这里是华国的知名原奶基地。榴石县一向以天然、无公害而闻名,来自这里的原奶代表着纯正和高品质,这样的招牌让杨西林曾经满怀信心,甚至觉得自己的所有家当压在这里肯定会有所回报。
可现在,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。为了达到山青乳制品公司的采购标准,养殖户们竟然要掺入这“不知名的科技狠活”才能达到要求。曾几何时,纯天然的原奶居然被高蛋白的标准所制约?而那所谓的“高蛋白”,又是如何悄悄转变成添加剂的比拼?
杨西林无奈地看了张牛山一眼,自己内心曾有过的那一丝“另寻乳制品厂”的念头,也因为张牛山的一席话迅速打消。毕竟,在榴石县,这唯一的乳制品厂有着垄断地位,压制了本地的所有养殖户。去县外寻找销路?倒是说得轻巧,可县外的乳制品厂根本不愿意采购距离较远的原奶,一来是运输成本高,二来也是榴石县的山青乳制品厂与外地企业早有协议,几乎封死了其他厂商进入榴石县原奶市场的可能性。
想到这里,杨西林的心情更加沉重。他们这一群养殖户,在这座以纯天然之名声远扬的县城里,却无奈要走上这条“掺料”的道路。他看了看张牛山的脸,张牛山的神情也是复杂、挣扎,显然和他一样深感无奈。
“老张,真没想到,我们把所有家当都投进这片土地,换来的却是这样。”杨西林叹了口气,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痛心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谁说不是呢,老杨。”张牛山也深深叹气,“当初刘建辉提到这个‘配方’时,我真是没得选啊。要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