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驱逐的共和党代表们灰头土脸地离开会场,愤怒与不甘在他们心中翻涌。
回到驻地后,共和党高层连夜召开紧急会议,灯光下每个人的脸色都阴沉得可怕。
“弗兰克这是背信弃义!我们绝不能任他宰割!”
强硬派议员拍案而起,主张立即调动麾下武装力量,与起义军兵戎相见。
但也有人担忧实力悬殊,提议联合其他尚未表态的政治势力,通过外交和舆论施压,迫使弗兰克遵守约定。
与此同时,弗兰克迅速采取行动巩固权力。
他以“维护秩序”为由,将起义军改编为全新的国家军队。
派遣精锐部队进驻共和党控制的关键城市和交通枢纽,表面上是协助维持治安,实则是对共和党势力进行军事威慑。
此外,他还掌控了国家媒体,大肆宣扬起义军的功绩,将共和党描绘成妄图分裂国家的“阴谋者”,在舆论上占据制高点。
共和党自然不会坐以待毙。
他们暗中与海外势力接触,以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商业利益为筹码,换取军事援助和政治支持。
很快,一批批武器装备通过秘密渠道运抵共和党控制区,大量雇佣兵也悄然潜入。
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,平静的表象下,一场新的内战一触即发。
曾经并肩作战推翻旧政权的“盟友”,如今却站在了对立的阵营,整个米利坚再次被推向动荡的深渊。
当第一声枪响在芝加哥的钢铁厂附近炸响,新的内战彻底拉开帷幕。
第二次内战的硝烟刚起,共和党便为自己的轻敌付出惨痛代价。
起义军凭借先前战争积累的丰富经验,以及对先进武器的熟练运用,迅速展开凌厉攻势。
他们采用闪电战术,出动无人机群对共和党军事基地实施饱和式轰炸,在夜色掩护下派遣精锐特战小队突袭指挥中枢。
共和党匆忙组建的防线在起义军的猛烈攻击下不堪一击。
其部署在中部平原的装甲部队,还未完全展开阵型,就被起义军的电磁脉冲武器瘫痪大半装备,随后遭到武装直升机的绞杀。
不到一周时间,共和党苦心经营的多个战略据点接连失守,军队伤亡惨重,士气濒临崩溃。
曾经试图与起义军分庭抗礼的势力,在这场迅猛攻势中遭受毁灭性打击,濒临覆灭边缘。
共和党控制区内人心惶惶,州政府大楼接连被起义军攻占,官员们如惊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