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热打铁,尚有余温。
\n
古诗文有两种题型,一是直接给出上句或下句,补充完整即可。
\n
另一种则是理解性默写,需要结合情景,填出最合理的句子。
\n
苏成意的语文并不是强项,但往往也在一百三十分以上。
\n
但令王婷婷不解的是,他时常在第二种题型上丢分!
\n
苏成意也说不清楚为什么,但他所理解出来的答案往往跟出题人的思路背道而驰。
\n
“小知不及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。”
\n
第一题是《逍遥游》,这是苏成意这两天加急训练里最早背完的几篇之一,没什么问题。
\n
“哀吾生之须臾…”
\n
《赤壁赋》,苏成意的耳边响起了楚倾眠在语文课上背诵时的声音,如泉水叮咚。
\n
“羡长江之无穷。”
\n
下一题开始是理解性默写。
\n
“《荀子·劝学》篇中有提到: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韩愈的《师说》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?”
\n
《师说》是苏成意还没背到的一篇,但好在这句十分出名,也十分容易联想到。
\n
“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。”
\n
……
\n
接下来的几句都是类似这样的,不必代入情景,题目所给出的信息指向也非常明确。
\n
苏成意非常顺利地就写完了自己最提心吊胆的一部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