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
“元和九年,郑余庆调任兴元尹,聘请孟郊为行军参谋。”
\n
“孟郊携夫人西上,至阌乡县暴疾而卒。”
\n
“郑余庆闻知痛惜,给钱数万作丧葬费用。”
\n
“郑氏将丧讯报给韩愈,韩愈遂召贾岛等一干生前好友于洛阳料理后事。”
\n
“料理完毕,韩愈写信跟郑余庆汇报,除却一切开销,还剩二百七十千钱,足够郑氏安度余生。”
\n
“孟郊死后多年,郑余庆每年还给郑氏生活费,可谓仁至义尽。”
\n
“当然还有一个原因,郑氏本来便是郑余庆本族亲眷,不是外人。”
\n
“孟郊死后,诸友作诗祭奠,尤以王建二首最为知名。”
\n
王安石:孟郊历经坎坷50岁时登上仕途,后来却在贫困交加中离世。
\n
提起孟郊可能不太了解,但诗句谁言寸草心,报的三春晖却耳熟能详。
\n
出生于湖州的孟郊自小性格孤僻,且家境穷困。
\n
他的一生可以用悲惨来形容,少年丧父,中年丧妻,老年丧子。
\n
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,没有什么背景的他只有通过科举这座独木桥来改变命运。
\n
博学多才的孟郊应该在官场上春风得意的,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。
\n
孟郊自幼博才多学,一年冬季,朝廷上的钦差大臣来到孟郊的家乡体察民情。
\n
当地的县令当然是阿谀奉承,大摆酒宴的讨好。
\n
正当县太爷与钦差觥筹交错之际,身穿破烂的小猛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0页 / 共1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