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孟浩然终其一生都在纠结归隐还是出仕,最终在几度求仕不得后而归隐山野。
\n
千回百转,求而不得,其内心的绝望可想而知。
\n
很难想象在盛唐时期,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竟会白衣度过一生。
\n
盛唐时期,科举制度逐步完善,已彻底废除了贵族大家的特权。
\n
无论贫富贵贱都可以来考试,考卷面前人人平等,这就极大鼓舞了有才华的底层人士。
\n
学会文武艺,货于帝王家是当时底层普通人普遍的共识。
\n
然而魏晋遗风仍然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的影响,通过科举而出仕的名额毕竟是少数,魏晋时期的九品官人法中的推荐制在当时仍是有一定市场的。
\n
当时不少人都曾效仿诸葛亮隐居卧龙岗,寻找合适的地方隐居。
\n
其实隐居也不是为隐居,实是待价而沽,通过隐居吸引当权者注意,从而达到越过科举而快速入仕的目的。
\n
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求官时,经常到太学里面吟诗作赋,坐而论道,满座的人都比不过他。
\n
肯定是有人听说了孟浩然的大名才引荐他去的,这无可厚非。
\n
问题的关键是你孟浩然才学甚高,表现太过亮眼,把一众国家精英给比下去了。
\n
明明是人家的主场,你却反客为主,不知收敛,把人家都给打趴下了。
\n
有人邀请孟浩然到太学讲学,而孟浩然也想抓住这个机会展示自己才华,希望有贵人欣赏他的才华从而能够提携他。
\n
然而才华横溢就是把双刃剑,用的好了就是利器,用的不好就伤到自己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2页 / 共1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