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,诗人早已习惯了漂泊的生活。
\n
正值早秋时节,江水浩荡。
\n
皎洁的月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,诗人在江边的亭阁里送别朋友。
\n
诗人默默地看着逝水东去,心里却不断地叹息时光难留。
\n
本来已经伤感于聚少离多,忽然又看见渡口的树荫下停泊着离舟,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。
\n
如果不是因为与朋友的一次欢聚,王勃可能就会逐渐忘记漂泊之苦,甚至就连对家乡的记忆也变得模糊。
\n
欢乐的时光令人陶醉,也让本来毫无波澜的心湖,忽然变得不再平静。
\n
江亭、明月、江流、离舟,诗人连续地叠加了多个意象,烘托出送别时的氛围。
\n
诗人又通过已觉、复看进行转折,委婉地道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惜别之意。
\n
心中的火焰一旦点燃,就很难熄灭,朋友的离别虽然就像一盆冷水。
\n
可是它不仅没有浇灭那团熊熊火焰,反而激起了诗人更多的感怀。
\n
全文情感深沉,却又含而不露,令人赞赏不已。
\n
归舟归骑俨成行,江南江北互相望。
\n
谁谓波澜才一水,已觉山川是两乡。
\n
他乡送客,这种滋味一般人可能体会不到。
\n
王勃天赋异禀,却又因为青春年少而犯错,从此告别了轻松惬意的生活。
\n
并深刻地体会到命运多舛、人生坎坷,所以他也会格外地珍惜真挚的情谊。
\n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1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