骂作奸相。”
\n
“像王昌龄这些进士出身的,尤其看不惯他。”
\n
“言谈之间,不屑之情,常溢于言表。”
\n
“当时的仕子都偏爱张九龄,张九龄有贤名,很能提拔人才。”
\n
“王昌龄不拘小节,在公开场合,时常贬李捧张。”
\n
“这些风声,很快传到了李林甫耳朵里,于是李林甫找机会把他贬到了岭南。”
\n
“这是他第一次被贬,直接就是远离长安,潮热多瘴毒的岭南,是唐人眼中的蛮荒之地,可见李林甫对他之恨。”
\n
“公元739年,四十一岁的王昌龄,动身前往岭南。”
\n
“走到河南伊水时,想到自己无辜被贬,前路漫长而遥远,愤而写下了《见谴至伊水》。”
\n
“他知道自己因什么而被贬,但他就是没想过要改变。”
\n
“不会因为环境,而轻易改变自己。”
\n
欧阳修:一片冰心在玉壶,很傻很天真的王昌龄。
\n
但一开始,王昌龄未能中举。直到开元十五年,王昌龄才考中进士,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。
\n
秘书省校书郎算是一个不错的官职,唐朝很多宰相比如张九龄起步都是秘书省校书郎。
\n
王昌龄能够担任这个官职,前途似乎无限光明。
\n
但光明虽然光明,但王昌龄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好几年。
\n
迟迟无法升迁,也让无法施展自己心中的报复。
\n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1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