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\n
“到了江夏,由于老友韦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,李白便逗留了一阵。”
\n
“乾元三年,李白应友人之邀,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,发思古之幽情,赋诗抒怀。”
\n
“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,他往来于两地之间,仍然依人为生。”
\n
“上元二年,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。”
\n
“在金陵,他的生活相当窘迫,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。”
\n
“宝应元年,李白六十二岁客死在安徽当涂县令李阳冰处。”
\n
辛弃疾:李白之死全无诗意,其真实死因会让很多人无法接受。
\n
李白和高适等都是诗人,但他们本质上又完全不同,这种不同最大的一个体现就是在入仕的态度上。
\n
高适想入仕,他的目标就是通过入仕找到一条报国之路。
\n
所以,只要是做官,什么官他都愿意做。
\n
李白想入仕,他的目标是做宰相辅佐国君。
\n
所以除了宰相一类的大官,其他的官都提不起兴趣。
\n
高适第一次做官,是被举荐做了一个封丘的小官,这个官实际上压根儿就不算官。
\n
高适的能力,肯定不止担任这么一个小职位。
\n
可高适受封以后什么也没说,他在岗位上还非常尽心竭力。
\n
从这点来看,高适是非常务实的。
\n
也只有务实的人,才能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2页 / 共1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