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此后,他们再也没有生育过孩子。
\n
黄州并不是苏轼仕途的终点,却成为跳板。
\n
元丰八年,宋哲宗继位,高太后临朝。
\n
对苏轼,高太后印象一直不错,她主政后将苏轼调回了东京。
\n
苏轼成了起居舍人,备受信任。
\n
都城是最繁华的,与偏僻的黄州大不一样。
\n
从家出门不到百米,都是绸缎庄、珠宝店,一片繁华。
\n
突如其来的好生活,极易让人迷失,还好朝云没有。
\n
高太后去世,新党再度执政。
\n
苏轼被视为旧党,一纸贬书,将苏轼送到了惠州。
\n
岭南是未开化之地,瘴气多,气候不好,是实实在在的苦地。
\n
不能连累儿辈,苏轼决定只带儿子苏过前去惠州。
\n
姬妾没有与主家同患难的义务,苏轼将姬妾们一一安排,遣散了出去。
\n
唯有朝云,毅然决定随侍苏轼,前往蛮荒的惠州。
\n
她不肯在这患难之际,弃苏轼于不顾。
\n
此时,苏轼已经57岁了,朝云31岁。
\n
苏轼太感动了,人生暮年,有人愿意陪他颠沛流离,谁人不感激呢?
\n
苏轼想起了白居易的小妾——小蛮。
\n
白居易年迈时,身体病重,将小妾小蛮和樊素遣走。
\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8页 / 共1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