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 />\n
曹操欲将徐庶收归帐下,取来徐庶老母,用伪书赚徐庶来投。徐庶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,并立誓在曹营“终身不设一谋“。
\n
在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中,徐庶说:“吾感刘皇叔厚恩,未尝忘报。曹操逼死吾母,吾已说过终身不设一谋……君当教我脱身之术,我即缄口远避矣。”
\n
于是有了人们常说的另一句熟语:“徐庶进曹营,一言不发“。而徐庶是实践了诺言的。
\n
据《胡氏家书》记载,灵山东北海上有一个叫鼓子洋的地方。
\n
岛上有一种白色的耐冬,大到需要双手拱抱。
\n
有好事的人坐船过海到了那里,遇见一个老人驾着小舟到来,穿着芒草鞋和道袍,样貌看起来十分年老。
\n
老人问:“年轻人要到哪里去?”这人说是来采耐冬的。老人呵斥他道:“这不是世间的俗物,它可以使人捱过冬天的严寒。”
\n
又说:“即墨有个道学先生,叫胡峄阳,为我问候一下他。”
\n
话说完,人已经不见了。这个人很惊疑,于是回到船上。
\n
突然吹起大风,直到他把采集的耐冬都扔掉之后,风才归于平静。
\n
后来这人来到即墨,一打听,还真有个胡峄阳,于是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。
\n
胡峄阳听后怅然地说:“这人是三国时期的徐庶,他已经在鼓子洋隐居很久了。”
\n
徐庶(170年-235年),字元直,颍川阳翟(今河南禹州)人。
\n
他出身于东汉名门望族,祖父徐栩曾任司徒,父亲徐英亦为官宦之家。
\n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