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身死之后的退兵安排部署,遗命魏延断后,姜维次之;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,大军就自行出发。
\n
诸葛亮死后,杨仪秘不发丧,让费祎去探听魏延的意思。
\n
魏延表示,丞相诸葛亮虽然去世,但自己尚且健在,让丞相府的官员护送丞相遗体回成都安葬,自己率领大军继续北伐,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去世就耽误争夺天下的大事呢。
\n
更何况魏延是什么身份的人,怎能听凭杨仪的指挥,充当断后的将军。
\n
魏延当即留下费祎,与自己共同作出军队或行或留的安排部署,又让费祎]亲自书写下来与自己共同署名,向下面的将士宣布。
\n
费祎哄骗魏延,表示自己需要回到大营替他开解杨仪,杨仪是文官,很少指挥军事,必定不会违背魏延的命令。
\n
费祎刚走出营门骑马离开,魏延就后悔了,可惜已经没法再将费祎追回来。
\n
魏延接着派人去侦察杨仪的动静,杨仪等人就要按诸葛亮生前的既定部署,各营依次领兵撤退。
\n
魏延大怒,抢先在杨仪的军队还未出发之前,率领本部人马径直向南退回,所过之处把栈道放火烧毁。
\n
魏延、杨仪各自向后主刘禅上表,指责对方谋反,一天之内紧急文书接连送到。
\n
刘禅就此事询问侍中董允、丞相府留守的长史蒋琬,两人都担保杨仪忠诚而怀疑魏延反叛。
\n
杨仪等人率领大军退回,砍伐山上的树木修通栈道,昼夜兼行,跟在魏延后面前进。
\n
魏延的军队先到,占据褒斜道的南谷口(今陕西汉中市西北),派兵阻击杨仪等人;
\n
杨仪命令将领王平率兵在前面抵御魏延。王平冲上前去斥责魏延,又大声责问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