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据理力争。
\n
次年三月,王濬率大军兵临吴国都城建业,吴主孙皓投降,吴国灭亡。
\n
平定吴国后,一向反对伐吴的贾充既惭愧又害怕,主动去向晋武帝谢罪,不过晋武帝不仅没有追究贾充的过错,反而好言安抚。
\n
太康三年(公元282年)三月,贾充病重,他奉上印绶,请求辞去所有担任的职务。
\n
晋武帝派出侍臣前去问病,又派出太医送去汤药,还赐以床帐钱帛,关怀备至。
\n
皇太子以及宗室也都前去探视。太康三年(公元282年)四月,贾充病死,终年六十六岁。
\n
晋武帝哀痛不已,追封贾充为太宰,并且按照霍光及安平献王的葬礼规格给贾充治丧,给坟田一顷,与石苞等为王功配飨庙庭,谥号为“武”,并追赠贾充之子贾黎民为鲁殇公。
\n
贾充雅量宽宏,见识明远,武有折冲之威风,文有经国之远虑,能以信誉凝结人心,威震海外。
\n
贾充违背纲常伦理,扰乱国家法度,让宗祖蒙羞,也是朝廷祸乱的根源。
\n
认为贾充本质上只是个阿谀小人,才能平庸,遇到紧急情况处理不来,只因与司马氏关系密切,从而得势。
\n
贾充悖逆弑君,又有推脱征吴之罪,对于魏晋两朝来说都是罪人。
\n
正因为无功而受禄,无德而身居高位,贾充和他的后代才有了后来的祸患。
\n
司马氏夺取得魏国之初,朝中大臣皆为前朝的旧臣,司马氏所能信任的心腹,唯有贾充而已。
\n
自从贾充指使成济悖逆弑君以来,他就与司马氏休戚与共。正因如此,贾充才成为晋朝重臣。
\n
晋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