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贤才,没有得到,还失去了王朗。”
\n
“这不是没有得到贤才,还是开了失去贤才的先例,让王朗不要再推辞。王朗便出来继续为官。”
\n
“后来孙权打算派遣儿子孙登到魏国为官,孙登没有来。”
\n
“于是曹丕驾临许昌,大兴屯田,准备举兵东征吴国。””
\n
“王朗上疏反对出兵,建议加强边境防护。”
\n
“当时曹丕已经集结军队出征,孙权的儿子迟迟没来,曹军抵达长江后撤回。”
\n
“太和元年(227年),魏明帝曹叡即位。王朗被晋封为兰陵侯,增加食邑五百户,加上之前的一共有一千二百户。”
\n
“他奉命拜祭文昭皇后陵,沿途见到百姓生活困难。”
\n
“当时朝廷在营修宫室,王朗上疏劝谏曹叡节俭,减轻百姓负担,并引经据典来论证,让百姓耕种农桑。”
\n
“百姓丰实兵力强大,国家就会越强大。后王朗被转为司徒。”
\n
“当时皇室内经常有皇子病逝,后宫中去医馆的人却很少,王朗见状便上疏劝谏,不要给皇子穿着太厚,细心呵护可使寿命悠久。”
\n
“曹叡回复,夸赞王朗是忠贞良臣。太和二年(228年)王朗去世,谥号曰成侯。”
\n
“其子王肃袭爵。正始四年(243年)七月,王朗与太尉华歆等人因功被供奉在曹操庙庭。”
\n
苏轼:后来,在服丧的几年时间结束以后,王朗被徐州刺史陶谦举为了“茂才”,再次进入仕途。
\n
这时候年纪尚轻的他,虽然还没有担任过什么较高的官职,但也在徐州地界逐渐有了一些名望。
\n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