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\n
“将太子曹芳交托给曹爽和司马懿,命令二人共同辅助年仅八岁的少主。”
\n
“曹芳继位后,加曹爽侍中,改封武安侯,食邑一万二千户,赐剑履上殿,成为重要的权臣。”
\n
“曹爽辅政期间,为争取民望,在夏侯玄主持下,在曹魏政权进行了一场改革,被称为“正始改制”。”
\n
“在起初,曹爽等人试图通过“正始改制”对曹魏政权中九品中正制,行政管理等级和公文繁冗等制度性进行改革的,但在实施的过程中,一系列的措施并没有触及真正的矛盾性问题,存在为改革而改革的不足,因而并不成功。”
\n
“除改革上的不力,在辅政过程中,曹氏集团与司马集团的矛盾也愈演愈烈。”
\n
“在受托辅政后,曹爽一改最初谦虚持重的性格,逐渐变得专权骄横。”
\n
“起初,曹爽待司马懿如父,遇事皆与司马懿商议。但不久,曹爽听从亲信丁谧的计谋,明面尊司马懿为太傅,暗地阴谋夺取司马懿实权。”
\n
“后又将“台中三狗”丁谧、何晏、邓飏和李胜、毕轨等亲信任命为高职,并任命弟弟曹羲为中领军,与他共掌禁军,其他弟弟也都获任官。”
\n
“任命亲友,让司马懿的职权愈发边缘,后来曹爽遇事几乎专断,对司马懿几乎不加过问。这直接导致后来双方的正面冲突。”
\n
“专权后的曹爽试图通过军事上的立功获得名声。在当时,司马懿在曹魏军界的地位和资历远高于曹爽,”
\n
“曹爽的亲信之一邓飏为了让曹爽建立军功名声,建议曹爽率军征伐蜀汉,曹爽听从其计谋,于正始五年,西至长安,领六、七万兵从骆谷入蜀,此役即兴势之战。”
\n
“因为曹爽与司马懿集团的冲突,伐蜀的军事行动在一开始便失去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