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,忽然想起什么,转头对沐晟道:“世子,云南各族混居,不妨也招募些当地女子。”
\n
沐晟抚掌道:“正有此意。白族女子善刺绣,彝族姑娘会染布,若能融合各族技艺,说不定能织出独一无二的布料。”
\n
一个月后,云南传来捷报。
\n
分坊建成当日,就有三百多名女子报名。沐晟来信说,第一批“滇锦”已经织成,色泽比江南的更加鲜艳。
\n
朱幼薇将信递给小桃:“告诉织工们,从今日起,每织十匹布就多奖励五十文。咱们要让天下人知道,女子不仅能养活自己,还能养活一方百姓。”
\n
……
\n
昆明城外的滇池波光粼粼,新建的女子工坊白墙黛瓦,在晨光中格外醒目。刘婶站在工坊大门前,双手叉腰,看着门前排起的长队。这些商人有的裹着乌斯藏的氆氇,有的穿着缅甸的纱笼,都在等着工坊开门。
\n
“都排好队!”刘婶中气十足地喊道,“一个个来,别挤!”
\n
工坊大门缓缓打开,女工们穿着统一的青色衣裙,整齐地站在两侧。来自杭州的织布能手春杏捧着一匹刚织好的云锦,站在最前面。阳光照在布匹上,暗纹如水波流动。
\n
一个乌斯藏商人挤到最前面,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布料。“这布比我们那的氆氇细密多了,多少钱一匹?”
\n
刘婶笑呵呵地接过话头:“客官好眼力。这布用的是我们工坊特制的三十六梭织法,一匹只要二两银子,比从江南运来的便宜三成。”
\n
缅甸商人凑过来,用生硬的官话问:“多久能出一匹?”
\n
春杏上前一步,落落大方地回答:“用新式织机,一个熟手三天就能织一匹。若是普通布匹,一天能出两匹。”
\n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