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深夜,这次没有画小人书了,而是专心把方老夫子布置的作业写完。
\n
次日交上去补完的五篇文章,方老夫子很满意的点点头,这段时间贾琏的八股水平提升不少,以方老夫子的眼光看这些文章,中个秀才问题不大。主要还是贾琏基础打的老,没有对四书五经烂熟于胸,很难在科场上有所作为。
\n
“你不要怪老夫严格,进了考场,每日平均要做佳文两篇。作诗韵脚没错,不犯忌讳即可。所以,文章做的好固然重要,做的快也很重要。不然你做的再好,时间不够也是枉然。”
\n
老夫子这是在传授科举经验了,贾琏对他的科举成绩自然是不担心的,青云书院任何一个先生,没有进士的功名,根本不可能进来教书。
\n
老夫子的话倒是让贾琏想起一个重要的事情,自己还得去弄本《韵书》来背。
\n
贾琏在班上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很多,较之以前很受欢迎。
\n
一群十四五岁的少年郎,对上老辣的贾琏精心设定的形象,自然是没多少抵抗力。
\n
其中贾琏的读书笔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很多课堂上忽略的内容,拿到笔记一看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出身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,如何做人,则是后天能自主的。
\n
对外总是谦虚谨慎不张扬,对同窗总能保持友好的态度,这么一个形象,谁不喜欢呢?
\n
当然也有例外,比如郭松为首的一个六人小团体。这群人的特点是父母都是官员,日常行事高调,显得总是高人一等。两下一对比,同学们又不傻,没人愿意跪舔别人。
\n
很自然的,贾琏大受欢迎,郭松他们只能自己玩自己的。
\n
相比之下,贾琏看似跟谁都很不错,实则没有特别亲密的同学。
\n
这是由心态造成的,贾琏的内心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