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
大概每个老师都有暗中观察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学习的习惯。
\n
张廷恩此刻正站在后门的边上,看着满堂学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,也看到了另类。
\n
这个季节有个形容词,春寒料峭!这个点虽然不是最冷的时候,却依旧难受。
\n
这不是在家里丫鬟伺候着读书,这是在书院的大教室里头,特点就是通风,这么大的空间还通风,想保暖的难度非常大,没有现代社会的空调和暖气,保暖手段就是硬抗。
\n
早读时间,别人都把手缩在袖筒里,书摊开在面前,摇头晃脑的找节奏大声朗读,唯独贾琏一个人在抄写。加之贾琏个头颇高,坐在最后一排,一眼就能看的很清楚。
\n
坐在最后一排的难处,放在现代社会的课堂就是非常考验视力。
\n
大周朝的学堂没黑板,也不存在板书。上课就是在老师在上面讲,能听懂多少看个人。
\n
即便这种书院模式的教学,在这个时代也是比较先进的。
\n
所以,太祖为何不改革学校呢?贾琏看来这是个疑问,难道说是面位之子?
\n
手有点僵硬的时候,贾琏停了下来,搓搓手,活动一下关节,正准备继续时,身后传来声音:“你的本经选《周易》?”
\n
啊?突如其来的声音给贾琏惊了一下,回头一看是张廷恩,连忙躬身抱手:“老师好!”
\n
张廷恩笑了笑,抬手指了指抄的内容,贾琏这才回应:“还没定本经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抄一遍能加深记忆。即便不作为本经,也有益处。”
\n
张廷恩点点头道:“如此甚好,为师所治为《春秋》。”
\n
《春秋》啊?贾琏若有所思,以前就有比较深刻的印象,海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