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
“不必了,就现在,诸公拿出几个方案来,朕拿给母后挑选一个。”李元不给内阁群臣回去商议的机会,要掌握主动权。
\n
内阁群臣一看不能回去商量,只好畅所欲言了。
\n
潘季驯主张李亨可以留在京城,安排上可以调整到鸿胪寺,专管外交,先帝时的差遣该裁掉的要裁掉。这样人在京城,太后也不好说啥。
\n
李元示意记录下来后,让众臣继续。
\n
方颂还是坚持奉新省就藩,内阁大臣不好出尔反尔。太后不满归不满,皇帝心里是有数的。
\n
岳齐主张给个豫王的封号,实际封地为洛阳,不远不近。想必太后不会有太大的意见。
\n
李元听出他话里的含义,可谓是两边不得罪。什么意思呢,河南是摊丁入亩开始的地方,上下官员都被清洗过一遍,内阁能掌控的住。
\n
李清则认为,陛下高举仁孝,李亨就藩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,人留在京城负责编《仁宗实录》,待书编完了,再行安排。
\n
内阁这帮大佬,事先不是没有准备预案,此刻抛出的三个备选,可以说每个都不简单。
\n
李元一眼就看出来,内阁对于李亨的事情早有商议,做好了充足的准备。先抛出一个新省就藩的说法,皇帝不反对皆大欢喜,反对则给出三个预案,让皇帝来挑选。这一套做法,对付承辉帝未必有效,但是对付李元,绰绰有余了。
\n
李元最大的问题,还是威望不足,所以面对内阁的三个预案,他也只能示意记录下来,左右拿回去对付太后是足够了。
\n
散会之后,李元觉得哪里不对,召见贾琏。
\n
奏对之时,李元说了内阁会议的情况后,贾琏顿时不悦道:“陛下糊涂,太祖有制,后宫不得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