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其实就是套个马甲,周帝国那么大,在广州交货,沙俄公使上哪知道去。当然了,沙俄公使也确实抗议了。
\n
贾琏当时很不客气的怼过去,态度很恶劣的回复:“周帝国的外交政策,不需要贵国指手画脚,你做好传声筒就行了。我国与奥斯曼是友好国家,这是签了和约,与贵国之间,不过是正常的外交关系,并非友好国家。更不是英法那种战略合作伙伴。”
\n
沙俄公使气的不轻,但也无可奈何。如果因为他激怒了贾琏,导致东大从中亚发起攻击,他的罪过就大了。
\n
现阶段的西宁王,虽然没有发起攻击,但因为边境线模糊,哥萨克骑兵经常遭遇东方面孔的骑兵,双方干过几十次,哥萨克败多胜少。
\n
主要是武器上差太多了,对手的左轮,简直就是骑兵的噩梦。更别说,远距离还有线膛枪。
\n
只能说,西宁王也不老实,得知俄土关系紧张后,开始不断的蚕食周边,一点一点的扩大领地。
\n
尤其是当地的河谷地区,只要适合种地的,先抢了再说。
\n
因为经常出现的边境摩擦,所以贾琏说的也不算错。两边关系确实不好,只不过沙俄也不知道,西宁王要不要开战,中央说了不算。
\n
那狗日的实际上就是军阀割据势力!
\n
现在俄土战争又打起来了,沙俄公使更怂了。被喷了也是白喷。
\n
也就是眼下周帝国的核心发展方向在南洋,不然贾琏早翻脸了。
\n
易卜拉欣不敢冒险,学着本地人的习惯,先送一份厚礼,附上一张拜帖,还是钱请本地代写书信的老头写的。
\n
说起来也挺悲催的,这些公使在京城,实在不好雇佣人,必须高价,才能请到人愿意来干活。
\n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