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礼部是来真的,不来真的也不行了。李清被拖累的太惨了。
\n
三个月下来,国子监直接瘦身一半。好些人是主动提出拿一个结业证书走人的。
\n
结业证书,只能证明你学过,不证明你学好了。
\n
这玩意,拿去吏部都不带看你一眼的。
\n
李清的动作还没结束,下一步直接整顿全国的各级教育机构。
\n
派员前往全国各省,提出了一系列指标。
\n
李清这种专注于工作的态度,在承辉帝跟前上了一波大分,好几次被点名表扬了。
\n
方颂对此深表遗憾,国子监那帮孙子,跪的太丝滑了,不给机会啊。我的狼毫饥渴难耐了,没等我出手全跪了。
\n
嗯,方颂最想干的人其实是内阁大臣们,林如海不能碰,其他人咬起来毫无心理负担。
\n
承辉帝一直呆到中秋节过去了,才结束这次的避暑。
\n
如果不是贾琏一份奏折过来,承辉帝还不想回京呢,紫荆城看着气派,住着是真不舒服。
\n
贾琏的奏折说了啥事情呢?很简单,经过近两年的施工,从京城到天津的铁路修好了,正式通车的仪式,皇帝要不要参加,请示一下。
\n
当初天津通开滦煤矿的铁路,承辉帝就没参加,不是嫌路远,而是第一代蒸汽机车实在差点意思。当时就是本着拉煤去的。
\n
这次不一样了,在皇帝的鼎力支持之下,才有了这条铁路,必须要提前汇报,请示。
\n
“经过多次测试,第二代蒸汽机车达到了每个时辰匀速八十里。(时速二十公里)有此铁路,能大大的缓解京城过冬燃料运输的压力。京郊的一些私开煤矿,微臣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8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