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在国内做生意,钱不钱的都好说,但对外贸易,金银才是硬通货。奥斯曼帝国的贵族们不缺钱,但是帝国国库缺钱。
\n
“实在不行,可以联系一下那些包税商人。”默罕默德提出了一个建议,现在此事与他个人的前途挂钩了,矛盾暂时放一边。
\n
“找鱿鱼借钱,等于给脖子上套一个绳索,然后一点一点的收紧,迟早勒死自己。”易卜拉欣对于这些人,本能的反感,但是他们有钱。
\n
趁着时间还早,易卜拉欣再次出门,以私人名义拜访贾琏。
\n
运气不错,私人友谊还在发挥作用。
\n
贾琏请他进了书房,丫鬟上茶后,做个请的手势:“看来贵国的情况并不好,想来也是,夹在欧亚之间,垄断亚洲贸易的时代过去了。与欧洲之间上百年的矛盾,即便出于国家利益,得到奥地利的支持,也是因为奥地利与沙俄之间存在现实矛盾的缘故。而且在我看来,你还没学会与塞力斯人打交道。你们那边,是这么称呼我国的吧?”
\n
易卜拉欣没立刻回答,而是沉吟了一番才道:“奥地利的支持,也不是白来的。上一任帕夏,发动了对沙俄的反击战,资金缺口是从奥地利的鱿鱼商人手里获得的,为此付出了一些地区包税人的代价。从贵国的制度中看的出来,包税制不是一个好制度,已经被你们废除了。”
\n
“巧了,包税人制度,就是蒙古人从中亚以及欧洲学来的。现在欧洲很多地方,还是实行这个制度,比如法兰西,比如贵国。”
\n
易卜拉欣沉默不语,好一阵才低沉的开口:“您说的没错,我痛恨那些人,他们像蚂蟥一样,趴在帝国的身躯上疯狂吸血。但是我又不能对外说,只能默默的放在心里。”
\n
贾琏笑道:“这是贵国的问题,我国的外交政策,素来是互相尊重,做生意没问题,但不会干涉贵国内部的事情。包税人制度在贵国能延续几百年,说明这种制度适合贵国那种粗犷的管理模式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