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见与赵义之言丝毫不差。”
\n
“今之官吏风气,遇有功之事,多如野狗遇肉,蜂拥而至。遇担责之事,则避如蛇蝎。媚上之举,数不胜数……”樊陵也是恨得紧了,他把运河视作自己的最后一件人生大事,当然希望手底下听用的官吏们不说如臂使指,至少也要给他少添些麻烦吧!
\n
说完之后,樊陵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要想改变此风气,非一时之功,不仅需要长吏以身作则,且还需要有德行者常常监督。”
\n
“以臣观之,今日仗义执言之赵义,德行足矣。只可惜臣对他的才能不甚了解,不知道他能否胜任……”
\n
此前樊陵见天子只对赵义赐金而未宣布对赵义的其他安排,心中就已经有了想法。
\n
天子赐金本就代表着极大的荣耀,这意味着在史书的一角,赵义能留下自己的姓名……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了。更别说赐金同时意味着天子记住了赵义这个人。
\n
樊陵自诩对天子还算了解,大约能猜到天子是如何想的——赵义今日的直言一定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,没人敢在明面上对付赵义,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,所以天子才会把赵义带在身边,根据他的才能安排他的未来。
\n
而樊陵之所以主动举荐赵义,还为了向天子表明自己的态度——臣坚决支持赵义的正义之举!
\n
“朕今日观之,见他行事还算稳妥,只是要做监察之事,还是少了些历练。”刘辩想了想,觉得樊陵的建议也很不错,到时候还能再让校事部同赵义建立一下联系。
\n
他继续说道:“既然卿提起,那便给赵义一个历练的机会。”
\n
樊陵一听就听出了天子对于赵义的维护之意,他当即说道:“陛下放心,这些吏事臣皆通之,臣会好生教他的。”
\n
送走了樊陵之后,刘辩住在临时的房子里,回想着今日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