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坐镇永宁,以防不靖。
此外,京营总督秦邦屏和四卫营武臣黄得功也当重新回到京师坐镇,继续操练新兵,以保障朱由校的"皇权"。
辽镇那边,悍将满桂被自己派到了熊廷弼麾下,参与筹建"辽东铁骑"的事宜,并与辽东将门分庭抗礼,实在是分身乏术。
同理,在登莱巡抚袁可立麾下的总兵周遇吉同样承担着训练士卒的重任,无力他顾。
一时间,朱由校竟是有些左右为难,不知该派谁前往大同坐镇,代掌边镇军权。
"陛下,臣举荐前任大同总兵,右都督麻贵之侄,麻承恩出镇大同。"尽管知晓自己不宜插手边镇事宜,但瞧天子的神情不似做伪,王在晋仍是眼神真挚的拱手道。
听闻"麻贵"的名讳,本是有些喧嚣的乾清宫暖阁顿时安静下来,在场的朝臣们脸上均是或多或少的露出了些许尊敬之色。
而在案牍后,朱由校的神情也是微微一怔,脸上露出了一抹深思之色。
与曾经镇守辽东多年的李成梁,李如松父子一样,这麻氏家族也是所谓的"将门世家",祖上世代于大同从军,但麻氏家族真正发迹,却是要追溯到嘉靖年间。
嘉靖二十九年,蒙古俺答汗领兵进犯大同,总兵仇鸾畏敌如虎,以重金贿赂俺答汗,彼时作为大同参将的麻禄深以为耻,苦劝无果。
待到俺答汗兵临北京之后,嘉靖皇帝下令各地兵马勤王,麻禄因作战勇敢,身先士卒,受到了嘉靖皇帝的赏识,于战后被擢升为宣府副总兵。
自此,麻氏家族便正式开始崛起,其中最为"显赫"的人物,便是麻禄次子,功勋贯穿嘉靖,隆庆,万历三朝的麻贵。
从万历三年被擢升为大同副总兵开始,直至万历四十六年去世,麻贵先后出镇宁夏,宣府,大同多地,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,并与当时坐镇辽东的李成梁并称为"东李西麻",深受万历皇帝的倚重,其子侄也分别投身行伍,身兼要职。
按道理来说,在杨肇基改镇山东之后,无论是从履历,亦或者从影响力来看,这大同总兵的位子都要落到现任大同参将的麻承恩的头上。
但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,自己又对"辽东将门"深恶痛绝,估摸着正是基于这个原因,宣大总督崔景荣方才没有举荐麻承恩接任大同总兵。
可麻家不同于"拥兵自重"的辽东李家,从嘉靖年间的麻禄开始,其祖孙三代人都对大明忠心耿耿,从未有过半点逾矩之举,更别提像李成梁那般"养寇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