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又急切出声:"可周永春那边怎么说.."
"天子也专门下旨夺情了.."言罢,韩爌便将手中一封尚且残存着些许笔墨味道的奏本递到刘一璟眼前。
这是宫中刚刚送回来的奏本,天子驳回了辽东巡抚周永春上书请求回乡葬亲守孝的折子。
事实上,萨尔浒之战才刚刚结束不久,周永春便是收到了其母病故的消息,并为此上书朝廷,请求回乡守孝,但被万历皇帝亲自下旨"夺情",并好言宽慰。
现如今,朝中御史言官"旧事重提",其背后自然是他们东林党从中推波助澜。
"哎,弄巧成拙呐.."
闻声,始终不辨喜怒的刘一璟也是轻叹了一口气,略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,脸上涌现了些许悔色。
他们本以为,新帝继位不久,面对着朝中御史言官如雪花般的奏本,定会焦头烂额。
再加上周永春本人也主动上书请求回乡守孝,从未见识过此等阵仗的天子定会顺水推舟的同意。
他们甚至连继任的人选都已是提前选好,准备在周永春辞官之后,将右佥都御史袁应泰推上辽东巡抚的位置。
可谁能料到,近些时日一直"从谏如流"的天子偏偏在此事上表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。
究其根本,倒也有理可循。
毕竟万历皇帝,泰昌皇帝均是先后下旨夺情,闻言宽慰周永春,当今天子又怎么可能反其道而行之。
"如今我东林风头正盛,辽镇之事大可从长计议,不必急于一时。"相顾无言片刻,刚刚还满脸急躁的韩爌竟是反过来安慰刘一璟。
他们二人虽然同为东林骨干,但刘一璟无论是年纪或资历都在其上,故此刘一璟还是毫无争议的"次辅"。
"虞臣兄所言不差,我东林的当务之急,是尽快众正盈朝,匡扶朝政。"似是惊诧韩爌竟会如此"善解人意",刘一璟错愕少许之后,方才缓缓点头。
虽说先帝继位之后,便是大肆提拔于"国本之争"中出力甚广的东林官员,但因先帝在位时日尚短,仍有不少东林官员未曾抵京,亦或者未曾来得及起复。
其中不乏诸如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这等东林大佬。
为了能够"众正盈朝",朝中近些时日关于起复叶向高的奏本可谓是层出不穷。
"叶阁老远在福建福州,距离京师足有数千里之遥,且叶阁老年事已高,这一路舟车劳顿实在是有些辛苦呐。"像是想到什么似的,次辅刘一璟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