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伦维尔道:“实际上,我认为完全可以多增发一些,比如100万英镑。这将为财政节省下数万英镑的利息。”
\n
后者和小皮特交换眼神,点头道:“可以考虑这么做。”
\n
英国内阁成员顿时兴高采烈地讨论起“凭空生钱”的操作来。
\n
他们却完全没意识到,印钱这种事情比赌博还要上瘾。
\n
小皮特说“不会造成什么影响”的前提是能坚定地控制增发货币规模,但这种事情只要开了头,就根本停不下来。
\n
尤其是有新的财政大臣上任之后,一旦遇到财政问题,就会想到前任轻松度过难关的先例,进而产生“为什么只有他能做,而我却要在这儿忍受折磨”的想法。
\n
然后他注定会选择让自己最惬意的做法。
\n
此外,这个时代的金融理论还很不完备。大卫·休谟根本没研究过增发金银币和增发纸币的区别。
\n
前者是有价值货币,即使出现增发,也会有一部分被储藏起来而退出流通。而纸币只能用来流通,人们拿到之后,都会千方百计地将它出去,造成的通胀比金银币要严重得多。
\n
根据后世的通胀理论,货币快速流通会导致成本传导链加长,通胀预期自我实现,以及推高资产泡沫等因素,超发3.2%的货币所引发的通胀可远不止3.2%。
\n
而且,还会有个具有后世金融知识且掌握大量资本的外国人,非常积极地对英国的通胀推波助澜。
\n
两小时后,当亨利·佩蒂离开唐宁街十号时,心中还在懊恼为何没有早点儿建议首相增发纸币。
\n
那样的话,一个月前法国对阿尔及尔宣战时,英国也不至于因为财政紧张而无所作为了。
\n
…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