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又可在诸侯中提升威望。”
\n
贾长生微微点头,目光扫向众人,说道:“二位所言皆有道理。参与讨伐董卓,于我荆州而言,确实是个两难之选。但天下局势变幻莫测,我们不能只图偏安一隅。元直,你素有智谋,对此事有何看法?”
\n
徐庶起身,拱手说道:“主公,此次讨伐董卓,看似危机四伏,实则暗藏机遇。如今诸侯纷争,天下大乱,正是我荆州崛起之时。若我军参与其中,可在乱世中崭露头角,结交各路豪杰,为日后发展拓展人脉。再者,若能在讨伐中建立功勋,可吸引更多人才来投,壮大我荆州实力。”
\n
贾长生沉思片刻,又问道:“文和,你怎么看?”
\n
贾诩微微一笑,说道:“主公,依诩之见,参与讨伐可行。但需把握好分寸,不可过度卷入诸侯纷争。我们可先观察联军动态,待时机成熟,再出兵相助,如此既能获取利益,又可保存实力。同时,要与各路诸侯保持良好沟通,避免树敌。”
\n
贾长生听后,心中已有计较。他缓缓说道:“诸位所言,让我思路渐明。董卓作恶多端,讨伐他乃正义之举,我荆州自当参与。但正如文和所说,我们要谨慎行事。此次出兵,不可莽撞,需见机行事。”
\n
黄忠兴奋地说道:“主公英明!末将愿率荆州精锐,冲锋陷阵,为讨伐董卓尽一份力。”
\n
贾长生点头道:“汉升(黄忠字汉升)勇猛,我自然放心。但此次出兵,并非只靠勇猛。元直,你随我一同出征,负责出谋划策,协调各方。”
\n
徐庶应道:“主公放心,庶定当竭尽全力,辅佐主公。”
\n
贾长生又对陈珪说道:“汉瑜(陈珪字汉瑜),荆州后方事务繁重,我出征期间,就由你协助其他官员,维持荆州稳定,确保粮草供应无虞。”
\n
陈珪拱手道:“主公放心,珪必不辱使命。”
\n
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