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刘备的使者,虽身处这一众豪杰之间,却毫无惧色。他恭敬地拱手,言辞恳切地说道:“我家主公虽此刻正全力攻打益州,但对贾长生治理荆州之事也有所耳闻。听闻贾长生事事亲力亲为,常常深入基层,与百姓促膝长谈,知晓他们的真正所需,方能对症下药,制定出一系列贴合实际的治理之策。”
\n
董卓听众人谈及贾长生安抚百姓之策,不禁冷哼一声,满是不屑地说道:“那所谓的开仓放粮安抚百姓,不过是些暂时哄骗民众的小把戏罢了。以吾之权势,掌控长安,又手握天子,若想开仓放粮,不过是一句话的事,只是吾不屑于用这般手段罢了。”
\n
袁绍听闻董卓此言,心中暗自鄙夷,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几分涵养,只是微微皱了皱眉,说道:“董公,这放粮之举,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深意。贾长生不仅是给百姓一口饭吃,更是给他们希望。而且,他还大规模地组织修缮房屋,让那些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,能重新拥有安居之所。百姓有了安稳的生活,自然就会对他感恩戴德,愿意为其所用,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。”
\n
曹操微微点头,认可了袁绍的部分观点,紧接着说道:“袁公所言极是。不过,吾以为,贾长生发展农业的策略,更值得吾等深入研究。听闻他派遣了众多农业方面的专家,深入田间地头,手把手地教导百姓先进的种植技术。不仅如此,还大幅度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,让百姓们能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丰收的喜悦。兖州、豫州之地,多年来饱受战乱之苦,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,若能借鉴荆州之法,必定能让两地的农业尽快恢复元气。”
\n
孙权若有所思,目光中透着灵动:“我江东水乡纵横,与荆州在地理环境上有诸多相似之处。贾长生大力兴修水利,改善灌溉条件,使得农田旱涝保收,这对农业的助力无疑是巨大的。这水利工程的规划与建设,吾等需好好琢磨,若能在江东加以实施,必定能让百姓受益,农业更上一层楼。”
\n
公孙瓒面露难色,叹了口气说道:“幽州地处北方,气候苦寒,土地虽广袤,可耕种难度极大。不知贾长生在开垦荒地,以及应对如此恶劣环境下的种植问题上,究竟有何妙招。若能学得一二,对幽州百姓而言,实乃莫大的福音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