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\n
老将听后,眉头紧皱,反驳道:“大人,若此时不加强防御,一旦贾长生来袭,我高句丽将毫无还手之力,百姓将遭受更大的苦难。两害相权取其轻,此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。”
\n
大臣们各执一词,争论不休,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。高句丽王揉了揉太阳穴,满脸疲惫地说道:“都别吵了!此事需从长计议。”这时,一位谋士模样的人站了出来,此人目光深邃,在朝堂中素有智囊之称。他微微躬身,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大王,依臣之见,贾长生的势力如今如日中天,硬拼并非上策。我们不妨先采取缓兵之计,派遣使者前往贾长生处,送上厚礼,表明我们高句丽愿与他和平共处的诚意,拖延时间。”
\n
高句丽王微微点头:“爱卿所言有理。但贾长生会轻易相信我们吗?”
\n
谋士沉思片刻,答道:“大王,贾长生虽野心勃勃,但也并非毫无头脑之人。我们在派使者的同时,可在国内秘密加强军事准备,一旦使者谈判破裂,我们也有应对之策。再者,我们可利用这段时间,联络周边其他国家,寻求可能的盟友,共同对抗贾长生。”
\n
高句丽王听后,眼中一亮:“此计甚妙!那依你看,若与贾长生谈判,我们应提出哪些条件?”
\n
谋士答道:“大王,我们可提议划分势力范围,以某条河流或山脉为界,双方互不侵犯。同时,承诺在贸易上给予贾长生一定的优惠,让他看到与我们合作的好处。当然,这些都只是缓兵之计,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争取时间,壮大自身实力。”
\n
老将听了谋士的话,急切地说道:“大王,不可过于依赖谈判。贾长生此人诡计多端,我们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。臣建议在边境地区设置多道防线,利用地形优势,布置陷阱、暗哨,让贾长生的军队难以轻易突破。”
\n
文臣们纷纷摇头表示反对:“此举会使边境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,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。我们还是应该优先考虑和平解决的办法。”
\n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