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
朱由检对于这种火炮很是满意,下令把60、80毫米的轻型迫击炮装备于支援保障中队,战时加强给步兵中队,提高作战能力。
\n
更大口径的迫击炮则装备在大队等级别,摸索使用方式。
\n
他对迫击炮的要求,就是进一步降低重量,满足近距离所需。
\n
更远距离的火炮,则是吕祥制造的后装炮,它是基于佛郎机炮而来,被朱由检命名为吕氏炮。
\n
不过军中试用后,更多地按照此时的习惯,称之为吕公炮。对制造出这种火炮的吕祥,亲切地尊称为吕公。
\n
朱由检得知这个情况后,同样把吕氏炮改称为吕公炮。让吕祥的地位,又进一步提高。
\n
此时摆在他面前的,就是吕祥和装备院的工匠经过一年完善后,彻底定型的吕公炮,有30、50、75、100、125五种口径。
\n
朱由检看着最小的30毫米口径火炮,皱眉道:
\n
“这么小的口径,好用吗?”
\n
“它在战场上的作用是什么?”
\n
吕祥对此回道:
\n
“军中佛郎机炮多有25到28毫米口径,他们需要这种小炮代替原有的佛郎机炮。”
\n
“而且相比二三十毫米的城墙火铳来说,小炮更加容易制造,威力也不逊色。”
\n
“使用的两脚架或三脚架也和城墙火铳相同,完全能替代城墙火铳。”
\n
细数这种火炮的优点,建议用它取代城墙火铳。
\n
相比铳管细长、制造难度较高的城墙火铳来说,后装吕公炮的口径更大、装药更多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