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进入燧发火铳时代。
\n
直到薄珏提出要相应改变操典,他才明白这件事情并不简单:
\n
“一次打火之后,大约有五成弹丸发射出去。”
\n
“他们在剩下的五成人二次发射时,就只能睁着眼看着。”
\n
“如果要进行三次发射,会有更多的人干看着。”
\n
“这对军队来说,会减少同样时间里的齐射数。”
\n
这样做到底值不值,朱由检认为需要实际检验。
\n
如果二次发射后成功率达到八成以上,他个人认为可以让士兵多扣一次扳机,以便让大明军队提前进入燧发枪时代——
\n
历史上之后的二百年,就是属于燧发枪的时代。
\n
把燧发火铳大量装备、在实际生产和作战中推动它的成熟,朱由检认为非常值得。
\n
否则一直拖下去,说不定需要五年、十年……才能把燧发火铳的打火率提高到八九成,那样耗费的时间太长了。
\n
在火绳铳装备大明军队一年多后,朱由检已经深刻认识到。武器只有在生产和实战中才能成熟,迅速得到改进。
\n
像是二十毫米重型火铳,最初重量十几斤,士兵都觉得操作不便,甚至只能用脚架架在城墙上防御。
\n
但是在生产一年多后,它已经被装备院的工匠,成功降到了十斤以内。
\n
这对大部分士兵来说,已经可以接受。
\n
朱由检甚至盘算着,全面普及重型火铳,把轻型火铳的装备范围缩减,降低后勤的复杂性。
\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