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体仁负责,主要负责礼法、音乐、教育、修书、国会筹备等礼法制度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工作。权力相对较小,影响力却非常大。
\n
礼部尚书成基命、太学祭酒刘宗周等人,被列入这个委员会。
\n
这三个委员会都是内阁负责的,还有一个委员会,被朱由检交给了枢密同知袁可立。
\n
那就是成立时间很早,后来被分开的戡乱救灾委员会。
\n
当初袁可立因为这个委员会,几乎拥有了相当于首辅的权力。
\n
韩爌回到朝廷任职后,就提议把这个委员会拆分为戡乱委员会和救灾委员会。
\n
袁可立出于避嫌的考虑,再加上身上的兼职太多、实在忙不过来,认同了这个提议。
\n
如今他身上的兼职大多都被卸了,权力几乎局限在了枢密院。
\n
朱由检为了让他能和首辅相制衡,把两个委员会重新合并,成立了戡乱救灾委员会。
\n
以袁可立主持,薛凤翔、毕自严、施凤来、徐光启等协助。让袁可立重新拥有了政务上的发言权,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枢密院的权力。
\n
四大委员会的设立,把内阁的权力分成四大块。
\n
而且在此之外,朱由检还在内阁设立了常务处,以李国普、郑以伟主持,负责内阁日常事务和值班。李国普实际成了常务副,也就是所谓的次辅。
\n
常务处、财政处、军机处这三处,把内阁的权力进一步分散。
\n
责任分工制度,在内阁进一步确立。
\n
韩爌对于这种分工,可谓如鲠在喉。
\n
但是外面的人却不怎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