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因为军功。”
\n
“李如松被追赠为宁远伯,不止是因为他宁远伯世子的身份,更多的是因为军功。”
\n
“臣以为应当按魏国公、定国公、彭城伯、惠安伯旧例,保留李如松的爵位。”
\n
这话说得在理,很多人纷纷赞同。魏国公的爵位能在靖难后保留下来、定国公能够封爵,难道是因为徐家的功劳真的大到一门两公吗?彭城伯、惠安伯的功劳,同样也没有大到一门两伯。他们的爵位能在革除外戚封爵时保留下来,李如松的爵位,同样也该保留。
\n
如此一来,支持保留李如松爵位的占了上风。但是让李成梁的后人袭爵,许多人觉得膈应。所以就有人提议,李如松可以按战死追封爵位的人对待,但是他的爵位,却不应该世袭。
\n
朱由检闻言说道:
\n
“本朝有不世袭的爵位吗?”
\n
礼部尚书来宗道回应:
\n
“本朝初年有许多功臣追封为伯侯,但是正德以后就不多了。”
\n
“最近的是忠诚伯陆炳,被追赠为伯爵,其子袭指挥佥事。”
\n
微微点头,朱由检不愿继续纠缠下去,决定道:
\n
“那就按这个前例,把李如松的宁远伯看做不世袭的追赠,子孙世袭指挥使。”
\n
对于这个结果,群臣大多没有异议。不过朱由检接下来的话,却让他们险些跳起来:
\n
“刚才有人说戚继光、俞大猷的功绩更加显著,麻贵的功绩也不逊于他。”
\n
“既然李如松被追赠为伯爵,朕以为这三人也该追赠。”
\n
“尤其是戚继光,有平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