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乾云观离去,晚春时节花香一路。
修士所在宗门远离人烟,乘云飞了两三日。青云落地,脚踩黄泥。
小道士与身旁的坤道需依照着凡间的规矩行事了。
此回杨暮客是要去寻水云山所在之地。归山途中,水云山卢靖真人提点他杨暮客“皮儿薄馅儿大”。
这一句,抵得上千难万难,免得他撞破了脑袋去寻正途。
收束了三魂,多亏这回的指教。
走进凡人国度,租来一辆车。尘世闲游。
路过一座青山,蔡鹮撑伞蔽日。
她问杨暮客,“这么大的日头,怎不知躲着些。”
杨暮客笑嘻嘻地答她,“春日骄阳,何故躲它。还没到那三伏天的毒日当头哩。现在就躲,待到盛夏后,干脆猫在屋里不出门算了。”
才往山下走几步,路旁的河堤露出了黄泥。
黄泥上枝丫密布,好似一棵棵伏倒的树。
但这只是河水退去后,泥流崩溃留下的裂隙。
蔡鹮瞪着大眼睛,呼一声,“美矣。”
杨暮客则更好奇,这水流退去,为何留下的一定是树木枝丫的形状。那天上的雷电落下,为何一定是根系蜿蜒的形状。树叶的脉络,为何与大树生长的形状如此相似。
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。似乎都能用一句,此乃道也,来回答。
杨暮客呵呵一笑,心道,且叫它木生于水。这么少的水,所以只有木纹泥上烙……可怜哟。
于是小道士兴奋地说,“咱们下去看看?”
蔡鹮一噘嘴,“您才穿上那步云履,这就要踩脏了?”
“我又怎么会踩进泥巴里。”
蔡鹮指着淘泥的工匠说,“他们若看你踩泥不沾泥,怕不是当下就要跪下磕头。你又藏得住甚?”
“也对。这次你有理。”
他们匆匆路过那群河畔的工匠,蔡鹮待走远了又问,“道友。这些水都哪儿去了?春日不是该水涨吗?”
“有河堤,自然是人家取水灌溉了。好一片生机勃勃,农人取走水,匠人来取泥,复有一日雨,此为众生脐。”
蔡鹮听完评价,“众生不齐。”
“脐带的脐。”
蔡鹮则指着光秃秃高山上的金瓦说,“我看是豺狼弄四蹄。”
俩人没走多久,一路家丁开路,大腹便便的贵人躺在竹椅里哼哼打量着四周。
这大腹便便的贵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6页